太陽系行星 介紹
水星:
水星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最小和最靠近太陽的行星。以下是一些關於水星的基本信息: 軌道週期:87.9691 地球日1 自轉週期:58.646 地球日3 表面溫度:-173°C至427°C2 自轉方向:由西向東 軌道離心率:0.20563593衛星數量:0顆 水星的表面充滿了大大小小的坑穴,外觀看起來與月球和其他衛星相似,顯示它的地質在數十億年來都處於非活動狀態。由於大氣層極為稀薄,無法有效保存熱量,水星表面晝夜溫差極大,為太陽系行星之最。白天時赤道地區溫度可達432°C,夜間可降至-172°C。極區氣溫則終年維持在-172°C以下。 水星的軸傾斜是太陽系所有行星中最小的(大約1/30度),但它有最大的軌道偏心率。水星在遠日點的距離大約是在近日點的1.5倍。水星無四季變化1。它也是唯一與太陽軌道共振的行星。相對於恆星,它每自轉三圈的時間與它在軌道上繞行太陽兩圈的時間幾乎完全相等。從太陽看水星,參照它的自轉與軌道上的公轉運動,是每兩個水星年才一個太陽日1。因此,對一位在水星上的觀測者來說,一天相當於兩年。 水星的軌道位於地球的內側(與金星相同),所以它只能在晨昏之際與白天出現在天空中,而不會在子夜前後出現。同時,也像金星和月球一樣,在它繞著軌道相對於地球,會呈現一系列完整的相位。雖然從地球上觀察,水星會是一顆很明亮的天體,但它比金星更接近太陽,因此比金星還難看見。從地球看水星的亮度有很大的變化,視星等從-2.3至5.7等,但是它與太陽的分離角度最大只有28.3°。當它最亮時,從技術角度上講應該很容易就能從地球上看見它,但由於其距離太陽過近,實際上並不容易找到。除非有日全食,否則在太陽光的照耀下通常是看不見水星的。在北半球,只能在凌晨或黃昏的曙暮光中看見水星。當大距出現在赤道以南的緯度時,在南半球的中緯度可以在完全黑暗的天空中看見水星。 水星軌道的近日點每世紀比牛頓力學的預測多出43角秒的進動,這種現象直到20世紀才從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得到解釋。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土星是太陽系中的第六顆行星,以其壯觀的環系統而聞名。它是一顆氣態巨星,主要由氫和氦組成,並且是太陽系中質量僅次於木星的行星。土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9倍,但其密度非常低,甚至低於水,這意味著如果有一個足夠大的水池,土星將能漂浮在水面上。
土星的環系統由無數的小冰塊、岩石和塵埃粒子組成,這些物質反射太陽光,使得環系在望遠鏡中顯得非常明亮。土星的環可能是由彗星、小行星或衛星碎片形成的,這些天體在接近土星時被其強大的引力撕裂。
這顆行星有83顆已知的衛星,其中最大的衛星是泰坦(土衛六),它擁有厚厚的大氣層和多樣化的地表,包括河流、湖泊和沙丘。泰坦是太陽系中唯一除了地球之外擁有穩定液態表面水體的天體。
土星的內部結構可能包括一個岩石和冰的核心,外圍是金屬氫和分子氫層。它的大氣層非常深厚,並且有著多層雲系。土星的自轉速度非常快,一天只有大約10.7小時。
土星也是太陽系中最引人入勝的行星之一,它的獨特性和美麗的環系使它成為天文學家和太空探索的熱門對象。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