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推出「救溺五步、防溺十招」摺頁,提醒民眾水域安全
教育部推出「救溺五步、防溺十招」摺頁,提醒民眾水域安全
教育部體育署為提升民眾水域安全意識,特別將防溺、救溺的重要觀念歸納成「救溺五步、防溺十招」,並設計成摺頁,提供給全國中小學,希望透過教育宣導,讓學生和家長都能掌握水域安全知識,減少水域意外發生。

「救溺五步」是一套簡單易記的救溺口訣,即「叫叫伸拋划,救溺先自保」。當發現有人落水時,第一時間應該大聲呼救,並呼叫119、118、110、112等緊急電話。接著利用周圍的延伸物或漂浮物,協助落水者自救或等待救援。如果有大型浮具,則可以划過去靠近落水者。在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保護自己的安全,不要貿然下水救人,以免造成雙重傷亡。

「防溺十招」則是一套預防水域意外的建議措施,包括選擇合法的戲水地點、避免做出危險行為、注意湖泊溪流的變化、不要落單、下水前先暖身、不要在水中嬉鬧惡作劇、身體狀況不佳不要戲水游泳、不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注意氣象報告和現場氣候、加強游泳漂浮技巧等。這些都是在水域活動前和進行中應該注意的事項,只要遵守這些原則,就能有效降低水域意外的風險。
教育部體育署表示,「救溺五步、防溺十招」摺頁已經上傳至「游泳 121網站」(http://www.sports.url.tw/),歡迎各界下載使用。此外,該署也持續推動各項游泳推廣計畫,包括游泳技能檢定、游泳安全宣導、游泳場地補助等,期望提升民眾游泳能力和安全素養,讓大家都能享受戲水游泳的樂趣。
留言